记者 李富生 通讯员 马洪伟
“低保提档调标对象有哪些、怎么办理、标准是什么?都要让群众明白,坚决杜绝优亲厚友、打人情牌等现象出现。”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镇东下村村委会主任袁荣说,低保户提档调标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保证整个过程公平公正,村委会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执行,并向群众公示。
袁荣所说的低保户提档调标要向群众公示,是巴燕镇为进一步规范村干部的“小微权力”,保障脱贫攻坚各项民生项目、政策顺利实施,在全镇41个村(社区)全面推行的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管理制度。
今年以来,为管好用好村级“小微权力”,巴燕镇细化权力清单、村务流程、群众议事等内容,重点整治村级组织办事不透明、不规范、不廉洁、不作为或乱作为等现象,使干部用权有规矩、群众办事有指南、民主监督有依据。
“制订权力清单,把权力晒在阳光下、装进制度笼子里。”巴燕镇纪委书记赵军章介绍,“小微权力”清单包括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村级财务管理事项、阳光村务事项、计划生育服务事项、村民补助救灾款申请事项等内容,分3大类30个项目,公开了基层组织、村干部职责权限,具体实施的责任主体,权力运行的操作流程等,让村干部知道有哪些权、怎样用权。
“自从有了‘小微权力’清单,我们支部、村委会、村监委会职责更加明确,书记、主任该办什么事,办哪些事心中都有了数,也不会出现扯皮和越位的情况。”上拉干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李善祥讲到,现在各项村级事务全面公开,村民还能及时了解、参与村里的大事。
推行阳光村务,不仅让村干部心里敞亮了,村民群众也更加信任村干部了。“以前,村里有点什么事也不知道,都由村干部说了算,现在不一样了,村里让我们也参与村庄各项事务决策,共同管理村庄,阳光村务让我们心里亮堂堂的。”上吾具村村民宋文贤在村务公开栏前高兴地说。
为规范“小微权力”清单的运行,巴燕镇结合《化隆县村级小微权力事项流程指南基本目录》编制了“小微权力”清单操作规范,内容包括权力清单、参考文件以及操作规范流程图,对常用的30项村级“小微权力”清单事项的法律法规依据、范围界定、办理主体、办理方式、操作流程、时限要求、公开公示、纪律规定等建立制度予以明确,确保权力依法合规有边界。
同时,进一步完善和明确了追责范围、追责方式、追责程序、结果运用,建立村监委会月例会、季报告制度,设立监委会运行工作台账,要求村监委会每月召开一次例会,每季度向镇纪委报告履职情况,每半年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一次工作,并进行民主评议和测评,切实提升基层干部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为村干部履职尽责立了“规矩”,进一步健全了“小微权力”清单的监督制约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