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化隆县】秀美藏乡十年有“六变”
来源:    时间:2022年10月25日    



海东日报记者 李永兰 通讯员 化组 摄影报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通往外界的公路连通,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雄先藏族乡这朵隐秘于八宝山南麓的“格桑花”向世人绽放。

无论是农牧民,还是创业者,都深知“幸福要靠双手奋斗”;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机关干部,都提振与先进比高低的干劲。从自觉与先进地区找差距,到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改作风,从完成脱贫攻坚,到自觉心怀“国之大者”,雄先乡全体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绘出秀美藏乡新画卷。

群众之变 村民“精气神”足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雄先乡坚持志智双扶,持续深入开展“精神扶贫”,切实让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雄先乡乙么昂村二社村民陈西德,是雄先乡致富带头人之一,在雄先乡经营着两家大型超市和一家快递服务超市。

以前,陈西德一家生活很艰苦。2013年,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外出务工的他回到了家乡,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在街道上开起了一间60平方米的超市,凭借诚信经营的口碑,又在街道东头开起了雄先乡最大的超市,日子越过越好。

为倡导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雄先乡开展“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宣讲活动,让贫困户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积极推广村民自治管理新模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乡村自治管理,让“精神扶贫”走在前面,切实消除“精神贫困”。

受陈西德的影响,乙么昂村很多群众的思想发生了改变,群众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进而成为“我要致富”,从“袖手旁观”转变为“自觉遵守”进而成为“参与其中”。“精神扶贫”不仅让贫困群众实现了“精神脱贫”,也在全乡范围内形成了幸福家园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治理之变 党建治理效能增强

“这十年,村级班子能力不强、不团结,党组织软弱涣散的现象已成为过去式。”对于雄先乡党委副书记苗宝成来说,十年来村里的变化,他最清楚,也最有感触。

党的十八大以来,雄先乡紧扣基层社会治理、文明创建等工作,积极探索,通过打造党建引领、多元联动、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着力增强乡域治理效能,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围绕“选优配齐”的总体目标,雄先乡不断加大年轻干部、女干部配备力度,鼓励农村致富带头人、回乡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返乡人员、退伍军人中的优秀分子参加竞选。20211月,圆满完成村党组织换届工作,24个行政村共选举产生村“两委”班子成员98人,其中党支部书记连选连任12人、致富能手14人,平均年龄更为年轻化,为基层党组织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雄先乡党委牢固树立“抓党建也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意识,遵循“一村一品牌,一支部一亮点”的原则,在基层党组织中打造10个党建品牌,带动雄先乡整体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提升,促进中心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全乡党建工作向实里走、向好里走、向新里走。

居住之变 配套设施更齐全

“危房得到全面改造,家家户户通上了水、电、网,易地搬迁造福了一大批群众,文化广场、幼儿园还有农家书屋都陆续修建起来了,运动器材、垃圾池、卫生公厕设施齐全了,住着特别安心。”谈及十年间的变化,雄先村村民崔玉祥这样说。

十年间,雄先乡共投资404万元实施雄先街道集镇建设工程;投资580万元实施其先、塘春两村易地搬迁项目;投资1300万元实施巴麻堂村易地搬迁项目;投资140万元实施雄先、主洞等公路沿线村庄综合整治项目;投资199.4万元实施下米乃海村、花科村、雄先村、街道村美丽乡村项目;实施危房改造项目462户,发放危房改造补助款1071万元,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

同时,协调省发改委等联点帮扶单位,为其大吉等10个贫困村引进帮扶资金约1.1亿余元,修建幼儿园1所、射箭场6座、垃圾池9个,安装、维修路灯300余盏,改造自来水管网10877米,维修、新建村内硬化道路49.73公里。为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整治力度,该乡还集中在全乡范围内拆除违建大棚房、取缔查处非法采砂厂、完成厕所改造等。

党的十八大以来,雄先乡按照“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使群众的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说个大实话,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和城里差不多,要啥有啥,太幸福了。”雄先乡党委副书记苗宝成告诉记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乡村成为充满魅力和希望的一方水土,不仅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

风尚之变 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以前白天在村口打牌、聊天,晚上在家看电视,现在村里修建了广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雄先村不少村民感叹道,健身、看书、下棋已成为村里的新时尚。

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托民俗文化,雄先乡共投入418.38万元修建了22个文化广场,配套各类健身器材,打造文化墙,以此为宣传阵地,把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落到实处。如今,雄先乡村容村貌美了,娱乐活动阵地多了,村民生活也更加幸福了。

十年来,雄先乡积极推进扫黑除恶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平安雄先”建设等活动,群众法治宣传教育率达100%;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成立多支年轻化、服务意识强、战斗力强的志愿者队伍,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期间,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节日慰问等志愿活动近1800多场。开展以“推动移风易俗,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向村民宣传新思想,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良序美俗,着力营造风清气正、文明节俭的社会风尚。

产业之变 “三农”篇章更出彩

深秋,一场寒雾让东由村仿若置于云端。东由村村民才恒吉正忙着收土豆。“去年赚了8万多元,希望今年又是丰收年。”未返乡前,才恒吉在外打工,一年的收入只能勉强度日,和她一样,村里的青壮年几乎全部外出打工,留下的是老人和孩子,还有一块块被撂荒的土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产业变革为农村发展注入一股新动能。雄先乡按照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原则,尊重群众意愿,科学合理规划产业扶持项目。通过土地流转促农产品销售、光伏分红促村级发展、产业帮扶促贫困户脱贫等一系列政策,让村里的产业逐渐旺起来。

不仅如此,紧紧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保持农民持续增收”目标,雄先乡坚守基本农田红线,结合撂荒地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依托产业发展,各村开拓“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以农带旅、以旅扶农”特色鲜明。全民齐心协力,使全乡经济稳步发展,群众生活水平节节攀升。

生态之变 绿水青山展新姿

如今,漫步在雄先乡,天蓝水清,飞鸟翩跹,青山连绵,万物葱茏。

党的十八大以来,雄先乡继续抓好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工作,特别是大力培育东朋片区生态育林示范基地,持续推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管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大气环境改善等工作,共设置12名巡河员,全力做好沿黄流域水资源保护治理工作,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十年间,该乡积极开展春秋季义务植树工作,全乡草场面积达14580公顷,人均占有草场面积1.66公顷;发放退耕还林补助2663.99万元,发放草原生态补助54.69万元,生态公益林补助款1733.87公顷44万元,共设置18名护林员,其中专职护林员6名,建档立卡护林员12名,助力林草生态修复;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不定期巡查,对野外烧荒、河湖四乱、地膜粪污、垃圾乱堆乱放等现象加强整治,确保乡域范围内环境卫生干净整洁。

“村里每天都有新变化,道路变干净了、水变清了、空气变清新了,山也慢慢复绿了,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啦。”下米乃海村农家乐主人华旦扎西高兴地说。

乡村在变美,群众在变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雄先乡将继续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发展总体要求,凭实干笃定前行,抓机遇踔厉奋发,以昂扬之势、奋进之力,再谱秀美藏乡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