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记者 卫正芳 摄影报道
金秋时节,走进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北山森林公园,这里秋风徐徐、云雾缭绕、层林尽染,美得像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而扎碾公路犹如一条蜿蜒“长龙”,穿过金色的群山,勾勒出最美的景色。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自驾游已经成为广大游客出门旅行的首选,这条在微信、微博、快手、抖音等平台被网友们誉为“最美网红公路”的扎碾公路,也成了省内外游客的旅游打卡新地标。
记者了解到,扎碾公路是国家《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扶贫规划(2011—2020年)》中规划的省级公路之一,该条公路全长50.79公里,起自青海、甘肃两省交界处的海东市互助县加定镇扎隆沟村,终点为海东市乐都区碾伯镇,是一条“绿色”公路。沿线穿越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地质公园和乐都区仓家峡省级森林公园。2019年5月,扎碾公路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了沿线地区的交通条件,构建了新的青海东部地区北出省外通道,一路山清水秀,风光旖旎。
为保护植被的完整性和宝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扎碾公路采取“两隧”“三桥”互联、去直绕线的设计,最大程度保护了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并将该公路打造成了“青海最美生态公路”。满目青翠层层铺染,高原与山地渐次递进与交错,不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更能探寻到大美青海的乡土文化与民俗风情。
“打卡‘最美公路’,就在我的家乡,欢迎各位朋友来旅游。”国庆假日,网友王燕在微信朋友圈内发出一条动态,并配上了一组自己拍摄的扎碾公路美景图。“最美公路果然名不虚传”“国庆一定要带家人朋友去一次”“扎碾公路的秋景更怡人”……王燕的这条朋友圈瞬间收到不少点赞和评论。
作为一条旅游扶贫路,扎碾公路建设伊始,便借着两处森林公园将生态环保与公路景观巧妙结合在一起,创造了青海省公路建设史上生态环境与景观融合的国际水准。
海东市乐都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扎碾公路设计修建之初,建设者坚持环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通过“以桥代路”“涵洞改桥”等措施,先后对26公里线路予以优化调整,占设计里程的51%,是青海省公路建设史上调整线路最多的公路。在尽量不挖老路和少砍伐林木的基础上,对沿线裸露部位累计植树17万余棵、栽种花草32万平方米,并对沿线挡墙、分离式路基、桥梁墩柱实施绿化设计,打造了古柏观景亭、景观石林及多处停车港湾,使建成后的公路与景区自然风光相得益彰,被誉为“车在画中走,人在画中游”的生态样板路。
扎碾公路途经3个乡镇14个村落,这条公路的建成,也极大改善了沿线村庄的交通条件,给农牧民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多变化。“以前我们自己家里种的蒜苗、辣椒销路打不开,价格也上不去,现在有了这条‘网红路’,来旅游的人多,来往的客商更多,农产品有了销路,我们对往后的生活更有信心了。”乐都区寿乐镇上衙村村民祁林芬说。
为全面做好扎碾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构建畅、安、舒、美的假期出行公路通行环境,连日来,海东路政支队所属乐都路政大队联合乐都公路段加强对扎碾公路的巡查力度,开展错时巡查,扩大路面巡视的覆盖范围,加强宣传力度,强化沿线群众路域环境保护意识,着重加大对桥梁、涵洞、急弯陡坡及事故易发路段的隐患排查力度,切实推进已排查出的隐患治理工作,确保公路安全稳定。同时,全面强化自然灾害易发路段巡查和监控力度,坚决预防化解汛期道路自然灾害风险,确保国庆期间为广大省内外游客提供安全畅通的出行保障。
“考虑到国庆期间自驾游的游客较多,可能会给扎碾公路交通带来较大压力,所以我们全力做好扎碾公路保通保畅工作,加大巡查力度,为广大游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通行环境。”乐都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工作人员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