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海东市按照省政府关于防灾减灾、兴利除害、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要求,准确把握气候形势,全面落实防汛抗旱各项措施,全力做好2016年防汛抗旱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用水安全。 一是全面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度。各县(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对重点城镇、水库、主要河、堤防、淤地坝、骨干坝等按照已经确定的县、乡镇和管理单位三级责任人,明确并落实各自的责任;市分县(区)包片成员单位抓好督查工作,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增强督查实效,加强责任追究和问责,切实增强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认识。 二是尽力强化防汛安全保障措施。对山洪灾害易发地段、水库、淤地坝、涝池、险工险段的排查工作,特别是水库大坝、泄洪、监测、预警、调度等设施运行情况进行逐个排查,建立健全汛期与非汛期并重的安全管理制度。认真开展汛前、汛中、汛后检查,及时整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足量储备各类防汛抢险物资,重要水库、重点部位防汛抢险物资尽量现场储备,难以在现场储备的,落实运输工具和调度方案,确保防洪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强化工作纪律,加强防汛抗旱领域的廉政风险防控,强化廉政意识,确保防洪安全、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 三是修订完善各项防汛抗旱预案。各县(区)防汛抗旱组织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预案体系,修订、完善、优化各级各类防汛预案和工作方案,及时修订审批水库、山洪灾害易发区汛期调度运用计划,完善防汛抢险和人员转移等应急预案,确保科学合理,实用高效。对各类干旱、暴雨、洪涝及泥石流等灾害所能导致的险情,做到心中有数,对山洪、泥石流、滑坡易发重点区域(部位),制作电子地图进行标示,并重点进行监测,牢牢掌握防汛抗旱工作的主动权。 四是加强防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暴雨洪水监测,采取多种方式进行防汛安全知识的宣传,切实增强群众汛期安全防范意识;充分利用好各种传播手段和已建成的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预警预报系统平台,发挥预警作用;加强防汛抗旱能力培训和应急抢险演练,提高科学监测、预警、预报效能和山洪灾害预防能力;健全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确保群众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及时转移避险;在易灾区、险工险段、事故易发区设立警示标牌,增强群众防范意识,避免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五是严格落实防汛巡查值班制度。各级防指、水行政主管部门及管理单位在汛期建立并落实严格的24小时防汛值班值守及巡视检查制度,强化水情、汛情、灾情及防汛抢险救灾信息报送,做到应急指挥畅通、信息交流及时、处理措施得力。 六是统筹做好汛期抗旱减灾。根据我市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状况依然严重,并且预测今年汛期总降水量与历年相比呈偏少、气温略偏高的趋势和夏秋季局部旱情仍有可能发生的现状。各县(区)立足本地实际,统筹兼顾,坚持防汛和抗旱两手抓,合理配置水资源,落实节水措施,备水抗旱,确保防汛抗旱两不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