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索引号: 发文字号: 东政办〔2020〕76号
发文机关: 主题分类: 民族、宗教
成文日期: 2020年04月24日 发布日期: 2020年04月24日
海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海东市加快促进乡村产业
振兴步伐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海东市关于加快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步伐的实施意见》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0年4月22日


海东市关于加快促进乡村产业

振兴步伐的实施意见

 

发展产业是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乡村产业振兴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所在。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促进乡村振兴步伐的实施意见》,加快我市乡村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结合海东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把依托农业农村资源发展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农村,把产业链延伸的增值收益和就业创业机会尽量留给农民。以绿色有机示范省创建为契机,积极培育新业态、新动能,建设高原特色海东特点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绿色有机、高质量发展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

(二)目标任务。当前,我市乡村产业发展还面临着产业体系不成熟、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产业发展能力不强、乡村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弱、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低、科技支撑能力薄弱、农民综合素质不高、特色品牌不多、产销对接不足等问题,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必须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做好今年乡村产业工作,在目标任务上,要力求取得“三个进展”:一是在延伸产业链上取得新进展。依托种养业,提升种养业,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精端,培育一批以种养为基础、以加工为纽带、以商贸物流为支撑的产业形态。二是在促进融合发展上取得新进展。跨界配置农业与工业、商贸、文旅、物流、信息等现代产业要素高位嫁接、交叉重组、渗透融合,促进农牧渔“内向”融合、产加销“纵向”融合、农文旅“横向”融合、新技术渗透“逆向”融合、产园产村“多向融合”和多元主体利益融合。三是在拓展农业功能上取得新进展。发掘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搭建新平台新载体,“拓”出农业新业态,“展”出乡村新空间。

二、积极培育特色产业

1. 做大做强高原特色种养业。肉牛羊养殖是我市畜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2020年,依托资源优势推进肉牛羊规模化生产,每个县区建成1—2个规模化肉牛羊养殖小区,总体思路上以规模养殖和家庭养殖相结合,全市年内出栏肉牛羊158万头只;加大扶持力度,振兴生猪养殖业,年内建成1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3个,全市年出栏生猪达到100万头;稳定发展奶牛养殖,积极打造民和吉家堡奶牛产业园,饲养奶牛2000头;提升蛋鸡生产规模,打造好循化、化隆、平安三个30万只蛋鸡养殖场,年产鸡蛋14000吨;试点实施高原冷水鱼陆基养殖,在民和、循化县实施试点项目,使高原冷水鱼养殖逐步退出黄河水面养殖。整体上提升海东生态畜牧业发展水平。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完成2019年30.89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建设2020年高标准农田7.5万亩;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抓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稳定50万吨粮食产能,确保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90万亩;创建一批特色农畜产品优势区,积极打造互助塘川蔬菜产业园、乐都寿乐绿色蔬菜产业园等产业园区,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大力发展草产业,年内种植饲草100万亩以上,真正形成“种养结合”模式;积极发展林业产业,培育特色林果业。(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局、市林草局负责)

2. 做精做细乡土特色产业。建设十大基地,以互助为主,乐都、平安为辅,推进高原现代农业富硒产业园基地建设;以互助为主,乐都、平安为辅,推进北方区域性杂交油菜制繁种基地建设;以互助为主,乐都、民和为辅,发展西北重要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种基地建设;以循化、民和为主,化隆为辅,发展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以“黄河彩篮”基地建设为中心,建设全省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和高原设施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以互助为主,推进八眉猪繁育及生产基地建设;以循化、化隆为主,民和为辅,推进冷水鱼养殖基地建设;以平安、民和为主,乐都为辅,加快种草养畜基地建设;以乐都、民和为主,化隆为辅,推进小杂果生产基地建设。全力打造青海东部特色产业基地。(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信息化局、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市林草局负责)

3. 提升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业。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建设田头贮藏、预冷保鲜、烘干晾晒、分级包装、冷链物流、城市配送等产地初加工设施,建成一批专业村镇。加大支持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建设精深加工生产线,整体提升农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和精深加工水平。以互助国家农业信息示范县、民和农村淘宝为起点,建立市级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和物联网,每个县建立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各一处,农村信息服务站覆盖94个乡镇。统筹农畜产品产地、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建设,推进流通产业发展。(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供销联社负责)

4. 做优乡村休闲旅游业。围绕全市旅游环线、特色小城镇和美丽村庄建设,建成一批林下经济及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培育新农村业态,拓展农业新功能,促进多产融合发展,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与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有机结合。按照“发展一个、巩固一个、见效一个”的要求,全力打造“黄河彩篮”沿黄水域旅游基地;民和、循化、化隆联体打造集休闲农业、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的黄河三角旅游带;化隆阿岱—群科杏花旅游带;乐都引胜沟农业观光采摘旅游基地;平安富硒健康生态农业体验基地及大洪岭生态果品旅游基地;互助民俗及农耕文化旅游基地、千亩薰衣草观光基地等。挖掘农业多元功能,以互助土族故土园5A级景区建设为带动,促进多模式融合、多类型示范,着力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农耕体验、文化传承、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创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美丽休闲乡村,力争新建高标准休闲观光农业基地至少6个,每县区至少1个。(市农业农村局、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市林草局、市住房建设局负责)

5. 发展乡村信息服务产业。围绕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积极搭建农业信息的智能感知与识别技术,农业物联网信息融合与云计算重大共性核心技术,构建农业资源环境大数据中心,开发精准农业信息快速获取技术系统、精准农业数字化管理与智能决策、肥水药精准实施装备等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系统,构建温室、畜禽、水产等领域全产业链条的智慧农业系统。重点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成一批村级信息服务示范站,为广大农村提供科技信息、远程教育、现代物流、市场营销、劳动力就业、社会保险、合作医疗等各类信息服务。(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供销联社、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负责)

6. 挖掘乡村民族文化产业。加大土族文化、撒拉文化、藏族文化等收集整理挖掘力度,促进乡土文化创意产业与休闲农业的融合发展。以乐都区为主,突出瞿昙寺、彩陶博物馆、柳湾遗址及周边景区,以文化观光体验为主要功能,深入挖掘河湟文化底蕴,加大河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力度,以寻幽探古、彩陶制作、建筑文化体验、考古修学等为主要内容,形成集史前文化、历史文化、建筑文化于一体的文化观光旅游区。以循化县为主,突出撒拉人家、文都大寺、街子清真大寺、喜绕嘉措大师纪念馆等景区(点),以撒拉民俗体验和宗教胜地观光为主要功能,形成民俗体验、宗教文化、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民俗宗教体验区域。(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三、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布局

7. 统筹优化区域布局。坚持绿色引领,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努力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比例,以示范创建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绿色发展。2020年,全市创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6个。根据农牧业规划及区域布局,自然资源部门要完善、调整土地利用、城乡建设规划,落实规模养殖场(户)、有机肥生产、饲草料加工厂、屠宰厂等建设用地。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绿色循环生态养殖的关键环节,给予财税和政策支持。(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负责)

8.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业科技示范园为载体,突出县城、注重城郊和中心乡镇,合理规划乡村产业布局,引导产业集中发展。积极申报创建平安、乐都富硒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互助园区按照园区布局和产业特色,建立制种基地,在杂交油菜制种、马铃薯脱毒上有新突破;乐都园区做强精品,在无公害、绿色蔬菜的生产、加工上有新突破。平安园区全面提升富硒产业发展能力和水平;民和园区积极调整种养业结构,创建一批以规模化种养为基础,创意理念新、设施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基地;循化园区积极调整优化种养结构,着力发展“两椒一核”、优质肉牛羊养殖、黄河冷水鱼养殖为主的优势产业;化隆园区依托群科新区建设,化隆拉面产业不断延伸的产业优势,以“拉面产业”为支撑,不断延伸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生态休闲农业、冷水渔业发展上求突破。(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负责)

9. 着力推进产业强镇。利用国家产业强镇政策,积极发展以乡镇所在地为中心的产业集群,重点打造一批特色镇、产业镇。依托镇域1—2个农牧业主导产业,加快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着力支持提升原料基地、仓储保鲜、加工营销等设施装备水平,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创业活跃的乡村产业体系。2020年,着力打造互助县塘川镇长白葱、娃娃菜产业,民和县隆治乡苹果、软梨产业,通过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培育产业融合主体,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持续助力脱贫攻坚,打造主导产业突出、产业链条深度融合、创新创业活跃、产村产城一体的农业产业强镇。(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建设局、市商务局负责)

四、促进乡村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10. 绿色引领产业发展。以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为依托,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快建设牛羊可追溯体系,推进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建设绿色清洁生产基地和绿色农产品供给基地。支持农用残膜无害化清洁回收,残膜回收达到90%以上。抓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通过氨化、黄贮、青贮、草颗粒、草粉加工等技术,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修建青贮池34万立方米,各县区5.71—7.0万立方米。大力推广有机肥、配方肥、新型肥料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提高肥料和农药利用率。到2020年底,测土配方肥使用面积150万亩,有机肥使用面积达到100万亩。化肥、农药减少施用3%。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达到260万亩。(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供销联社负责)

11. 健全绿色质量标准体系。坚持质量兴农,修订完善特色产业生产标准、农畜产品加工标准,制定各类特色农业品牌标准,建立统一的绿色农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标准。实行种草养畜,粮草轮作、豆禾饲草轮作,粪污无害化处理后就地还田,改善土壤生态,提高土壤肥力,把家庭农牧场、现代生态牧场建成绿色循环生态农牧业的典范。2020年,初步构建绿色循环生态养殖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饲草料种植及加工、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本实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要求,推进规模养殖场、生态牧场、示范性家庭农牧场通过相关产品认证,培育绿色养殖品牌,在奶产业、生猪产业、牛羊肉产业融合上取得重大成果,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4.3万吨、1.62万吨、7.87万吨,将我市建成全省重要的绿色养殖及产品加工基地,成为引领全省绿色循环生态养殖发展的先导区。(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12. 双创推动产业升级。建立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新创业奖补激励机制,支持县区建立创新创业孵化实训基地,支持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等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新创业,带动农户发展乡村产业。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搭建要素聚乡、产业下乡、人才返乡和能人留乡平台,发掘一批“田秀才”“土专家”和“能工巧匠”在乡创业,支持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兴办实业、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培育乡村产业的“生力军”。(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团市委、市妇联负责)

13. 品牌带动优势产业。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要求,制定不同区域不同产品的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强化品牌质量管控,建立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巩固做好乐都紫皮大蒜、互助八眉猪等12个区域公用品牌宣传保护和开发,加快互助马铃薯、化隆卡日岗土鸡、循化线辣椒等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申报认证。2020年,实现绿色食品认证全覆盖,有机食品申报认证有所突破。着力打造“黄河彩篮”“河湟硒谷”两大区域公用品牌,提高品牌影响力、公信力和市场占有率,以区域品牌引领产业发展。(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联社负责)

14. 产业支撑精准扶贫。发掘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开发有独特优势的特色产品。鼓励贫困户重点发展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等“短平快”产业增收项目。引导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与贫困地区合作创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原料标准化基地。组织龙头企业与贫困县合作,加强贫困地区龙头企业培育,实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互动。以建立联农带户扶贫机制为核心,持续加大资金、技术、人才扶持力度,巩固和扩大产业扶贫成果。结合扶贫产业项目实施,把贫困村、贫困户作为重点,以科技扶贫措施,通过手拉手、面对面等方式组织开展贫困农民产业发展专题培训,扶持发展特色产业、优势产业,带动就地就近脱贫。(市扶贫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五、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15.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高效生态特色产业体系为主攻方向,构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特色农牧产业强农计划,优化结构布局,强化科技支撑,提升质量品牌,促进融合发展,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分别扶持1个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现代化生猪屠宰厂、牛羊屠宰厂、家禽屠宰厂,组建屠宰场、种畜禽场、规模场(户)为成员的联合体,推进八眉猪、藏香猪、野猪、藏羊、牦牛、海东鸡、镟鸡为特色的肉类加工产业,发展冷鲜肉配送体系,连同城乡市场,打造3个以上绿色肉类品牌;同时提高现有屠宰厂机械化、标准化水平。(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工业信息化局、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林草局负责)

16. 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加强政府规划指导、政策诱导、示范引导和优质服务,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扶持一批小微企业,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把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根本动能,引导产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推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林业龙头企业,促进多主体紧密合作融合。积极发展农牧产业化联合体、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和龙头企业协会智库、产业联盟,构建利益共同体,形成“龙头企业+创新平台+合作社联合社+基地联农户”的主体融合模式。(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林草局、市供销联社负责)

17. 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订单农业、“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模式,引导企业、合作社、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产业化经营试点。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种养大户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开展跨区域、跨产业的联合共进,打造“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大户)”“合作社+家庭农牧场”“政府出资建国有农场+联合社+农户”“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小农户”等经营模式,延伸产业链,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各类主体融合发展;支持龙头企业采取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形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种养大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系;鼓励龙头企业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合作社以生产、技术等要素入股龙头企业,形成产权联合的利益共同体。(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供销联社负责)

18. 构建园区融合带动模式。引导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向园区集聚。以园区为基础,带动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开展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形成园区带动、县镇互通、产村融合、园村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等产业深度融合,农业由单一功能向生态、养生、文化等多功能拓展,增加农业全产业链条的附加值。(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林草局负责)

六、加强乡村产业振兴的政策扶持

19. 强化产业政策导向。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制定完善主导产业发展、经营管理、良种繁育、主体培育、农畜产品加工、农机装备等产业政策。落实土地“三权分置”,逐渐推进小地块整合为大地块,建设高标准农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集约化经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提高土地产出利用率。(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负责)

20.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各级财政加大对乡村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发展的比例。加大农畜产品原料收购奖补,扩大农畜产品加工业、新型服务业等二三产业的转移扶持,落实产业扶贫及相关产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省、县两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扩大农牧业金融保险范围,允许权属清晰的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业设施、农机具等依法抵押贷款,扩大乡村产业融资优惠政策和支农惠农贷款业务。(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税务局、市扶贫局、市金融办、人行海东中心支行、海东银保监分局负责)

21. 增强科技带动能力。强化科技引领,开启区块链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建立健全科技研发、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全市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科研院校的专业力量,大力开展绿色高效技术集成,提升农业、农机、农垦、养殖、农畜产品加工技术推广。建设一批农业创新中心、实验室,构建新产品研发、质量检验、成果转化、资源共享和信息咨询服务基地和平台。(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负责)

22. 落实用地保障政策。耕地占补平衡以县域自行平衡为主,加大对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的倾斜支持力度。有序开展县域乡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村庄空闲地、厂矿废弃地、道路改线废弃地、农业生产与村庄建设复合用地及“四荒地”等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建设用地,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下乡人员创新创业。探索开展省市县联动“点供”用地,支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草局负责)

23. 引导工商资本投入。引导工商资本下乡,投资发展适合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种养业,重点投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准入和监管制度,防止流转农田“非农化”,及时纠正违法侵害农民承包经营权的行为。(市农业农村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负责)

2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乡村产业发展人才引入机制,统筹抓好农业科技人才、农村专业人才、乡土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和高素质农民等五支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继续实施农牧人才培训工程,加快培育一批实用性人才。各职业院校调整优化专业结构,积极开设唐卡、青绣(民间传统技艺)、酿酒、拉面等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绿色发展产业、地方特色产业、民间传统工艺等专业,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为乡村产业振兴培育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农业农村局、团市委、市妇联、青海高职学院负责)

七、强化乡村产业振兴的组织保障

25. 建立统一领导机制。各地要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工作要求,把乡村产业振兴作为重要任务,建立分工明确、权责统一、高效运转的领导机制。建立农业农村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机制。(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区政府负责)

26. 强化指导服务体系。发挥各类服务机构作用,指导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核算管理业务,强化农业综合执法,增强财政审计监督,建立乡村产业发展统计和评价指标体系,完善项目投资效益评估体系。(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统计局部门负责)

27. 营造舆论宣传氛围。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册、明白纸等载体,广泛宣传政策措施、典型案例和融合模式等,努力营造乡村产业发展形成良好氛围。(市农业农村局、市文体旅游广电局、海东时报社、海东广播电视台负责)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