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讯(记者 祁树江 陶成录)近年来,海东市按照西宁——海东智算超算核心集群总体布局,锚定建成千亿产业集群目标,集中精力打造河湟新区集聚示范区和展示窗口,着力培育以绿色算力为引领的具有海东特色和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各项工作实现量的突破、质的提升,绿色算力成为海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显著标识。
一直以来,海东市坚持起跑就要领跑的理念,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市委书记亲自谋划指导下,绿色算力各项工作迅速推进。按照全省总体布局和省委市委全会、省市推进会安排部署,海东工业园区、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数据局对全市算力产业深度调研、深入分析,明确发展方向,明晰发展思路。
海东市致力于打造全市总体布局,具体以河湟新区为核心,打造全省绿色算力集聚示范区和展示窗口;以各县区为主导,因地制宜重点布局以全面数字化赋能为依托的新质生产力基地。在河湟新区东翼打造零碳大数据产业园,建设智算超算集群电算协同示范区,重点打造丝绸云谷产业园,建成中国科学院项目;西翼打造河湟新区产业园,建设以运营商为引领的存算运一体化电算协同示范区和上下游企业孵化人才集聚示范区,重点打造移动电信产业孵化园、数据湖标注孵化基地、正平大数据产业园、华锐产业园。
海东市围绕“千亿”产业集群目标,加大招商引资,狠抓项目落地,集中精力推进集聚示范区和展示窗口建设,打造全国电算协同示范园区。
在项目签约方面,2023年签约项目2个,2024年7月底前签约项目12个,已建成投运6个,正在建设4个,上半年签约项目开工率达83%,下半年签约项目4个,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开工前期工作。
在算力建设方面,海东全市建成、在建、储备绿色算力产业项目总数47个,计划总投资703.19亿元,以上项目中,投资和建设主体涵盖了央企、国企、民营企业和科研院所,算力应用模型涵盖头部、瞪羚、独角兽企业。预计2024年新建标准机架10481个,完成省级目标任务的262%,累计建成标准机架(2.5KW)2.2万个,上架率达76%;新增应用算力3059P,累计应用算力达到5166P。
在招商引资方面,海东市坚持创新思维,突破数据援青局限,充分借助省数据局、省级援青组力量,把运营商和服务商作为重要纽带,海东市被省政府评为绿色算力产业发展和数据援青工作成效突出的地区。2024年,举办北京、南京、广州3场招商推介会,走出去拜访拜会、宣传推介55次,请进来实地考察、项目洽谈93次。三个招商小组联系对接头部、独角兽目标企业140家,覆盖率达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