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讯(记者 李永兰)记者从海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目前,海东市已有78个村庄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位居青海省各市州首位,占全省中国传统村落数量的43%。
传统村落作为历史记忆、生产生活智慧、文化艺术结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的载体,蕴藏着丰富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宝贵遗产。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文化载体与文化资源,传统村落传承的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传统文化,是当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之一,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动力源。
2022年,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成功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获得中央专项补助资金,用于循化县街子镇、道帏藏族乡、清水乡、白庄镇、积石镇、查汗都斯乡、文都藏族乡、尕楞藏族乡八个片区54个传统村落实施古民居保护、风貌保护、基础设施完善等补短板式保护建设项内容。
据了解,通过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建设,循化县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其中街子镇成为我省唯一被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录的乡镇。不仅如此,循化县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做到了“三个率先”。率先在全省编制了县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规划等,制作了“一村一档”,建立了保护警示和退出机制,制定了市县级评价标准,相关管理办法工作正在开展当中;率先在落实中央补助资金,整合各类资金,为全市申报成功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项目进一步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申报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奠定了基础;率先在全市开展传统村落数字展示馆建设,经多方比选,将22个传统村落纳入数字博物馆,为我市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打造出一张张“历史文化名片”。
近年来,我市坚持“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的工作原则,围绕“规划、保护、传承、利用”四个方面统筹谋划、精准施策,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县域特色的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新路径。
|